联系电话 0512-36622455
  • 栏目幻灯一
  • *公告:
    研发先行,质量为本,服务至上...
    热门分类: 磷化物 | 复配化学品 | ......>>更多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Home >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0512-36622455
    地址:
    苏州昆山开发区富春江路1377号
    手机:
    13358057724
    电话:
    0512-36622455
    传真:
    0512-69293646
    邮箱:
    armandliu@foxmail.com
    新闻动态
    填充母料在塑料配方中的作用添加时间:2025-10-28

    填充母料就是将所要添加的填料与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造粒,制成与基体树脂体积相近的颗粒。在母料中填料的浓度要高出实际所需要的该组分浓度的数倍至十几倍。当母料按一定比例与基体树脂配合后,在成型加工过程中该组分就可在基体树脂中稀释到预定的浓度。部分填充母料和次磷酸铝阻燃剂发生拮抗反应,会大致阻燃失败。由于塑料中使用的填料大多是粉末状的无机填料,而多数市售的塑料原料都是颗粒状的(除PVC树脂外),粉末状填料与颗粒状树脂无疑在体积、密度上差别较大,使填料与树脂很难混合分散均匀。在生产中如果设备振动发生,很易使料斗中混合好的物料发生分离,树脂颗粒会不断上浮,而填料下沉,导致进入挤出机或注塑机的物料先后的组分不一致,这样对于在轴向方向的混合作用有限的挤出机和注塑机来说,势必会造成成型制品的组分不均匀,使制品性能得不到*,同时还会由于物料组分的波动,影响成型加工的稳定性。而采用填充母料时,由于填充母料一般是组分均匀的粒状料,与颗粒状树脂的体积和密度相近,因此,两者易混合均匀,而且混合的稳定性好,因而可以得到组分均一的制品,稳定成型过程。另外使用填充母料时,由于对填料进行了偶联、分散的改性,因此增大了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因而可以提高填料在树脂中的加入量,而且比在配方中直接加填料的性能有所改善,如抗冲击性较好,成型加工性能和制品表面质量提高。填充母料配方的组成主要有填料、载体树脂、偶联剂、分散剂及改性剂等,在配方设计时都应加以考虑。


    1,填料核的选择填料核主要起到增容、提高刚性、降低成本等作用。塑料用填料很多,一般来讲,选择填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根据填充改性目的,选择适当的填料,使之有利于改善材料的使用或加工性能。

    b.填料的粒度对填充体系影响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填料的粒径细小有利于分散,但填料的粒度太细,容易产生凝聚,反而对分散不利。一般填料的粒度要根据设备的分散能力和母料的用途进行选择,一般碳酸钙粒径以1~6μm为宜,当制品性能要求较高时可选用粒径为0.1~1um的微细碳酸钙或粒径为0,02~0.1um的超细碳酸钙,而滑石粉的粒径以3~20μm较为理想

    c.填料应成本低,来源广。除主要使用碳酸钙外,还使用滑石粉、陶土、硅灰石、云母、粉煤灰、玻璃微珠及木粉等。填充母料常用的母料核主要有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云母、陶土、粉煤灰、玻璃微珠及木粉等,其中碳酸钙用量*。在填充母料配方中,填料核用量一般为50%~85%。

     

    2,偶联剂的选择偶联层主要由对核和树脂同时起到化学和物理作用的偶联剂以及少量交联剂组成,它可以改善填料与树脂间的结合力。对填料,特别是无机填料进行偶联处理,可增加亲水性填料表面的亲油性,从而改善与树脂的亲和性能,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增加填充量,提高产品质量。常用的偶联剂主要有硬脂酸或其盐类、硅烷类、钛酸酯类、磷酸酯类、硼酸酯类、铝酸酯类及接枝改性高聚物等。一般来讲,选择填充母料偶联层的表面处理剂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偶联剂与填料和树脂的结合力强。

    b.应尽量选择无毒、价廉的表面处理剂。

    C.必要时还可选择多种表面处理剂或交联剂一起使用,以便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填料、偶联剂与基体树脂的结合作用。如在碳酸钙填充HDPE中,可同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和双马来酰亚胺协同剂,使复合体系产生交联,增加力学性能。由于硬脂酸钙或硬脂酸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明显优势,应用*为普遍。钛酸酯类偶联剂主要用来处理含钙、钡等非硅无机填料。这种偶联剂在增加填充体系流动性、提高其冲击强度方面效果较好,但是价格偏高,易氧化变色。而硅烷偶联剂用于碳酸钙时效果不佳,因此一般不用于碳酸钙。磷酸酯化合物用于碳酸钙,不仅可使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强度)显著提高,而且还可改善其耐酸性和阻燃性,因而广泛应用。一般来讲,对于经过适当干燥的湿法填料,可采用含焦磷酰酯基的钛酸酯,而高比表面积的湿法填料,如沉淀法白炭黑等,应选用含整合型烷氧基的钛酸酯为宜;采用有机相处理填料时,单烷氧基钛酸酯较有效,而采用水相体系处理填料时宜使用整合型钛酸酯。偶联剂用量随填料种类、颗粒形状、大小而变,一般来讲,偶联剂用量为填料用量的0.5%~3%,其他协同剂用量视情况而定。

     

    3,分散剂的选择分散层主要由一些低聚物及分散剂构成,它的作用是能使处理好的粉末状填料在母料造粒过程中较好、较多地与载体树脂混合并造粒,同时对改善填充母料与树脂体系的流动性、避免无机填料团聚、提高制品表面光洁度和手感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该层主要由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苯乙烯、其他低分子量聚合物或硬脂酸及其盐类等构成。由于这些分散剂的分子量低,在母料制备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分散剂能迅速熔融,并且包覆在无机填料表面,使其表面张力与成型用树脂接近,大大改善填料的分散性,提高体系的流动性,避免无机填料在聚合物中的结块现象,从而获得外观质量较高的制品。配方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填充体系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选用钛酸酯偶联剂时不宜使用硬脂酸作为分散剂,这样会降低钛酸酯的效率;而选用铝酸酯偶联剂时,选用硬脂酸作为分散剂,两者则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填充母料配方中,分散剂用量一般在5%以内。

     

    4,载体树脂的选择载体树脂主要由与要填充的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的树脂和(或)具有一定的双键的共聚物构成。由于这一层的用量比较大,它直接与要填充的树脂接触、相容,因此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选择载体树脂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a.载体树脂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

    b.载体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大于基体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c.载体树脂*好要与填料其他组分有某种相互作用。载体树脂的品种有很多,如无规PP(APP)、LDPE、PP、PS、LDPE/LLDPE、EVA、PE-C、接枝改性树材脂及复合载体等。为*填充材料的性能,不同塑料用的填充母料应采用不同的载体树脂。如无规PP、LDPE、LDPE/LLDPE为载体树脂的填充母料,与聚婿烃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主要用于聚烯经。以无规PP为载体树脂、重质碳酸钙为填料的填充母料称为APP 母料:以 LDPE 及LDPE/LLDPE、LDPE/HDPE 等为载体树脂的填充母料简称为PEP母料;以PP为载体树脂的填充母料简称为PPM母料。在填充母料配方中,载体树脂用量一般为15%~30%。


    禁止复制哦

    如需复制请联系13358057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