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处理工艺对有机或无机覆盖层的防腐意义非常重大,和次磷酸钠化学镀镍的防腐作用机理有本质区别。钢铁件在除油、除锈之后,必须在进行磷化处理后再进行涂装、塑料喷涂或搪瓷涂装等。而次磷酸钠,次磷酸等化学镀表面处理与磷化处理作用机理,效果均不同。磷化处理是把钢铁件置于含有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处理,使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由难溶磷酸盐组成的防腐蚀薄膜。磷化处理作为涂装防腐层的前处理工艺,磷化处理具有以下两方面重要意义。
1,由于磷化膜本身是一种带有均匀细小孔隙的薄膜,用,以吸附底漆分子以加强它与底金属之间的附着力;如果磷化后不是与涂漆层配合而是覆盖防锈润滑油时,它也可以用来吸附矿物油,以增加表面润滑性,以提高部件的润滑能力。
2,磷化处理也可以消除酸洗除锈时有害阴离子在钢铁件孔隙中的残留,以防止再腐蚀的可能性。磷化处理的主要原料是酸式磷酸盐,即含有铁、锰的复合磷酸盐。这种盐有一个很熟悉的商品名称即马日夫盐,50年代,常用的磷化处理工艺配方很简单,即把马日夫盐30g/L溶于水,但不能完全溶解,在容器底部还留着大量沉淀,处理时把铁制件放人带有白色沉淀的水溶液中加热到90℃左右,经30min后取出,表面即能生成一层均匀的深灰色的带细结晶颗粒的磷化膜。
这种老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缺点。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反应,严重地消耗能源。在钢铁件表面沉积磷化膜的同时,在溶液中也出现大量的白色沉淀,沉淀物黏附在加热管上,逐渐加厚*终造成绝热而报废。大约每两个月即须更换一次加热装置,给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